我为党旗添光彩 从拓展中谈自己的成长
发布时间:
2018-07-17 00:00
去年十一月和今年六月,我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两次拓展活动,分别去了湖南和福建,参观了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以及龙岩古田会议旧址等仰慕已久的地方。如果说经典著作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洗涤,那么实地探访,则是从现实角度对人的锤炼,站在历史的横切面上,过去与现在、虚幻与真实的交相辉映,让我感触很深。
在毛主席故居前,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院落里,我想象着一百多年前,伟人生于斯、长于斯,然后从这里走出去,走出乡村,走向县城,走出长沙,走向中国和世界,他的人生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为个人谋生存走向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从思考走向行动,从追求组织认可到领导组织发展壮大。也就是这个过程,中国从积弱积贫任人欺凌走向独立富强傲视东方,人民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走向自立自信富裕小康。如今,从这个小院里走出的人虽已故去,这个小院也普通依旧,但小院外的世界面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怎不让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一个人的出身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的努力却是你能来掌控的;一个人的能力或许是有限的,但如果你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愿意为之奋斗,你就可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依靠一个强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又能将其融入一个宏大的积极的事业中,那么,这个组织的价值与其成员的价值才可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生,能树立一个远大理想,与他胸中的大格局和大视野分不开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又能将自己的才能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当中,才取得了如此震古烁今的成就。这就告诉我们,格局决定眼界,心胸决定视野。在当下,如果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紧跟党的步伐,努力将自己融入到党组织中去,以党的目标为终极目标,提高自己认识,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不掉队,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
在福建龙岩的古田会议会址,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我们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确立了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也就是“党指挥枪”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参观时,我看到了当时曾使用过的武器,抚摸着开会时用过的桌椅,想象着当时的情景,那是一个艰苦卓绝的时代,也是一个热情奋发的时代!
在树立了宏伟目标后,人们爆发了难以想象的热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仅仅有目标和热情还不够,如何将之转化为工作的步骤,如何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这又是另一个课题,也就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并用实践反思理论,这是一个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探索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也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这让我想到,目标虽然是光明的,但实现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它不仅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需要有实干和反思,这个过程,也就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仅要坚持原则,还要敢于打破束缚,突破自我限制,不断在否定与肯定中成长。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尤其是在困难与机遇并存的探索过程中,坚守信念,做风雪压不跨的人;敢为人先,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实事求是,做教条不让做的事,有理想,能做事,会做事,是我们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
在活动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许多革命者刚走上革命道路时,都还非常年轻,有的,比现在的我还要年轻,他们当初面临的形势非常恶劣,但他们却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中,做出了辉煌的成就,这尤其让我震撼。
现在,历史走过风风雨雨,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中国,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质的变化,但有些东西没有变:首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宗旨没有变;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勇闯敢干的做事风格没有变。第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变。
想到这里,我感觉自己肩膀上一沉,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感觉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将革命先辈们传下来的这些财富继承下来,将他们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 (松岗片区党支部 罗同涛)
推荐新闻